《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2024-05-19 17:58

1.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计篇》
  
 《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
  
  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
  
 
  
  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没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这就是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我称之为“赢了再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生死存亡系于此,不可轻举,一定要仔细省察呀!
  
 
  
 孙子提倡把敬畏心提到首要的高度,做事情尤其是下决定的时候,人要有敬畏心,因为你的决定关系很多人的生死。
  
 
  
 《孙子兵法》有言:“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也。”孙子之胜,都是先胜于庙堂,而不是夺胜于战场,从出发点上,就轻视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而追求兵不血刃,未战先胜,不战而胜。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五个科目:道、天、地、将、法。
  
 
  
 “道”,是恩信使民,你的人民听不听你的。你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还是无道昏君。所以道是比较双方的政治,比较双方君主的领导力。
  
 
  
 天”,是上顺天时
  
 “地”是下知地利
  
  将”,是委任贤能
  
 兵家讲天,应说有三层含义。
  
 一,是天下大势,顺天应人;二,是所谓夜观星相,望云望气,龟灼占卜;三,是寒暑四时,天气预报,利用气象条件作战。
  
 
  
  第一层是大形势、大战略,
  
 
  
  第三层利用气象为武器作战
  
 第二层说得最多,但都是宣传给别人听,“以惑下愚”,自己从来不信,如姜太公所言:“智者不法,愚者拘之。”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凡用兵,贵先知地形。知远近,则能为迂直之计”,是直走还是迂回。知险易,则能审步骑之利,哪用步兵,哪用骑兵。“知广狭,则能度众寡之用”,哪里可以展开兵力,哪里可以一夫当关扼住咽喉。“知死生,则能识战散之势”,置之死地则兵士必战,置之生地则容易逃散。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什么是“智”?
  
 智能识权变,识变通
  
 了解自己的力量极限,衡量天下大势,谋计于庙堂,变通于战场
  
 
  
  什么是“信”呢?
  
 信,就是赏罚分明,每个人都非常清楚,犯什么错受什么刑,立什么功受什么赏。
  
 信,有赏罚分明之信,也有默契之信。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有能力让对方清楚这一点。
  
 
  
 什么是“仁”?
  
 
  
 就是 爱人悯物,要爱人,还要悯物。
  
 
  
  勇,就是决谋合战,当机立断,勇往直前。
  
 
  
 严”,杜牧注解说:“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这就是为什么古来名将一出兵就老是找碴儿杀人立威,最好是杀皇上的亲信,杀那些自以为“有靠山”的人。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曲制”是组织架构、部队编制、指挥系统。“官道”是人事制度。“主用”是物资管理和财务制度。
  
 法”,是管理,是管理办法。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大多数诡道的出发点是造成对方的错误判断,引诱对方失误。
  
 对方不上当,不失误,怎么办呢?等待,跟他熬,派间谍,各种布置安排。总之,一定要等到平衡打破,胜算已见,才能出战。
  
 
  
  一战而定是真名将。百战百胜,那是打了一百次胜仗了,还没解决问题
  
  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
  
 
  
  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
  
 
  
  称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
  
 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
  
  不要让你的欲望来左右你对利害的判断。
  
 
  
 不能胜利,就要能等待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
  
  所以当敌方实而强,我们一要防备避战;二要耐心忍耐;三要外交协调;四要伺其虚懈,等他犯错,
  
  忘了本谋,是每个人常犯的毛病。当你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要保持紧张,不可懈怠
  
 领导者要随时注意,保持团队的紧张状态,看他松懈了,就要把发条给他紧一紧,因为松懈就会失败。特别是在战场上,敌人挖空心思都在研究你什么地方会松懈。你认为没问题,可以放松一下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他的研究结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2. 开卷有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书笔记(2018-09-06)

开卷有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书笔记(2018-09-06)
  
     《孙子兵法》和投资之道
  
     ★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思考,是兵法智慧的根本
  
     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人们更习惯“见利忘害”,难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
  
      焦虑也害人出错。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你要他非攻、非战,要他等待,要他忍耐,他怎么能等,怎么能忍呢?经常遇到这样的投资者,买了股票或者基金,套牢30%以上来咨询了: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下很难办。如果买了错误的股票,原则上应该立刻换成正确的好股票。如果买的基金是宽基指数基金,则一动不如一静。踏空焦虑,套牢也焦虑。这种焦虑其实是一回事:低位不敢重仓,因为担心还会下跌;涨起来了也不敢果断跟进,因为想着比低位成本高了15%以上,结果越涨越高,因为焦虑,因为后悔,高位反而一冲动,侥幸心理上来了,结果套牢就难免了。 
  
      不谋胜,先谋败。思虑简单的人,通常做一个项目和一个业务,只看到成功有利的一面,看不到失败或者根本不想思考失败的情况,也不会仔细权衡成本。正确的思维是: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失败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如何避免焦虑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经营也是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专注,坚持,默默无闻,二十年磨一剑,最终成为行业领袖。而另一些人东一头,西一头,今天干这,明天干那,始终过着波澜壮阔的创业人生。其根本都是“思维性格”的差异,前者不一定是特别大智慧,而是一个“失败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那件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成,最后他就成了集大成。后一种人呢,他是“成功前提思考者”,听到什么都觉得是机会,是大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最后他就成了终身创业者。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换个角度,经常假设自己的识见是偏见,假设自己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更合理。 
  
     ★认输的智慧
  
     实力不济,形势不利,就必须直面现实,冷静理性面对。红军还二万五千里长征呢,长征其实就是承认敌人实力强大,走为上策。
  
     我们投资股票的时候,什么情况下要承认错误,认输?价值投资者卖出的基本原则可以参考:有更好的投资品种;目标品种的基本面出现了方向性的不利变化。趋势投资者当然更强调认输了,所谓止损,就是认输,但趋势投资者的止损原则弹性太大,而对大多数人来讲,原则就是用来放弃的,因此趋势投资者止损是错,不止损也是错,错上加错是常见的事。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宏碁(qí)的施振荣老先生说:“认输才会赢。”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也可以说,输了,生活还会继续。输掉的咱们认了,保住和扩大咱们赢得的。
  
      ★真正认识“以防万一”
  
     以虞待不虞者胜。
  
     绝大部分准备,都是“白准备”,因为准备本来就是“不防一万,只防万一”的,所以每一次有效准备背后,都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白准备”。
  
     “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作战就那一下子,我们99%的工作,都是准备工作。这个道理太深了。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战利品的多少得失,时间、资源的分配,总是向收割倾斜,不是向准备倾斜。我前东家薛老板说:任何项目,没有两年的准备,都不容易成功。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以防万一”,在投资而言,其实就重视安全边际。任何时候都重视安全边际,可以参考厚恩投资的思路。 
  
     ★知己知彼的重点在于知己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经常讲“YOU”,“公司”,“市场”,三位一体,一个也不能少。“YOU”是知已,公司和市场是知彼。大多数人通常过于注重对手,比如庄家、国家队或外资机构的动向。其实知已永远比知彼重要,与其把精力放到变化万端的对手身上,不如知道自己,修炼自己。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一句话,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先管好自己,再观察别人。敌人如果无懈可击,我们是没办法取胜的。
  
     ★等待是最好的策略
  
     等什么呢?一是等形胜,积累自己;二是等势胜,等对方失误。对方一失误,胜机就出现了。对方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或者战胜的代价太大,不如再等一等划算。唐太宗说:“观古今兵法,一言以蔽之:多方以误。”
  
     ★成功必有大量的、充分的、长期的积累,便能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千万别以为“守”是保守的,是不进取的。
  
     守,本身就是胜的积累,而且是加速积累!从企业经营来说,简单的类比可以讲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问题,你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是攻,深耕在一个领域就是守。王石当初把所有的公司都卖掉,就守住一个房地产,就守出了一个万科。从个人来讲,行行出状元,就是专注、坚持。
  
     什么叫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要你没法跟我争,而不是我要跟你争。当你在“九地之下”的时候,你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别人比自己风光,就像当初华为不进房地产,阿里巴巴不做游戏,专心磨炼自己的核心能力。
  
     ★《孙子兵法》的核心:先胜后战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什么样的人能胜呢?孙子总结了:“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修道保法,胜败之政,是讲政治,讲纪律。
  
     ★守正出奇背后的价值观值得怀疑
  
     “以正合,以奇胜”,是《孙子兵法》里被误读最多的一句话。最大的误读,就是以奇胜的“奇”,不念qí,念jī,是个数学词汇,奇数、偶数的奇,古人又称为“余奇”,多余的部分。正兵安排好了,余下来的就是奇兵,关键的时候用。简单地说,就是预备队。实际上孙子的“以奇胜”、出奇制胜,虽然也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但这是分战法的排兵布阵,不是讲奇袭。用足球赛来理解正奇之用,控球的就是正兵,跑位的就是奇兵。
  
      所谓守正出奇,背后的价值观是:平时坚守原则,关键时候不守原则,侥幸偏私,早晚败亡。另外,守正出奇还是有可能把速胜当作重心,这样的思维风险很大。 
  
     ★虚实篇: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有所为,有所不为。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学会放弃,我们如果一事无成,通常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成功需要时间,做得太多而失败,通常是时间还不够。 
  
     ★不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走自己的路,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
  
     不要激动。兵法都会,但是一激动就忘了。不要贪,贪就容易上当。不要认为什么是一定不能放弃的,那样就会咬别人给你下的钩,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弃。
  
     ★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
  
      我们今天看这个进去了,那个进去了,都是用兵如神一辈子,输掉一次误终身。 
  
     ★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
  
     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先胜后战”的关键是不胜不战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有没有做到不胜不投呢?
  
     ★要能等待,能忍耐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敬畏心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我的岗位,就是死生之地。我的举措,关系存亡之道。希望每个人都有这个敬畏心和责任心。
  
     ★忘了本谋,是每个人常犯的毛病
  
      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所以佛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谋和初心,是我们每天、每事,要对照检核的,要拒绝冲动,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价值投资者常常说:慢就是快! 
  
     ★把战争成本降低,就能提高胜算
  
      落实到投资上,交易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并且交易只是术,是为战略目标所服务的。 
  
     ★知己知彼
  
      你自己的人生阅历、见识和认知水平决定你对“彼”的判断力。就投资而言,如果某人的能力水平远远不如你,通常开口交谈几句话你就能判断出对方观点见识的高下;如果某人的能力水平和你差不多,那么你将无法判断对方言论的正确性和可信性;如果某人的水平远超于你,那么你应该虚心倾听,否则一定是你不知己,高估自己了。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再想想。
  
     当我们觉得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减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那就有50%的概率获胜,那赢面已经非常大了。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3.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

  晚上下了班也不觉得累,虽然还有英语卷子要做,但还是拿起了华杉的这本书饶有兴致的读了起来。华杉在自己的读书心得里曾总结这么两个让我记忆颇深的观点:
  
   一、读书要日日精进,也就是兵法这么书所说的“日拱一卒”的精神;
  
   二、在一本书读完之前绝不读第二本。
  
   这两点心得体会愿与诸位共勉。
  
   今天读的这第九章核心讲了一个字“变”。也就是“变通""不僵化”的意思。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唯唯诺诺,教条主义是绝对要不得的。虽然我也长犯这种错误,但愿日日精进,不断改善。
  
   “变”的基础首先是发现不足,进而才能进步,华杉在这一节里就讲了,什么叫“会”,知识不光要听懂了,还要会用了,用熟了,发现自己在新情况下又不会的时候,又要提醒自己该学了,再来一个轮回。这大概就是进步的一个正循环。关于这点,我自己有过切身体会,本人学数学的例子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自上小学起,本人的数学成绩就一直拖后腿,现在回想起来,课堂上感觉自己听会了,听懂了,下课只要一做题,不是不会,就是一作做就错。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很稳定,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当时只是心理觉得会了,实际是只懂了一点皮毛,但又不敢去问老师,所以只要一藏着掖着,肯定在做题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
  
   “宁肯找死也不能等死”这一条我觉得讲的是一种判断和直觉。不管是战场上的将军还是商场上的企业家都应该具备一种战争或是商业的敏感性。那就是在危机到来之时绝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积极主动,哪怕粉身碎骨,也要闯他一闯。这里面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苏宁的老总张近东,从商几十年,他的对手一遍再变,从最初的国美黄光裕到京东的刘强东,再到他自己。张近东一直用改变来应对外界的变化,虽然古人有句名言:“以不变应万变”,但这似乎并不能解释苏宁和张近东的成功,他们是恰恰相反的例子。所以不管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领导者不应固守而应该开放,随时紧跟变化,有变有不变,这也许就是商道的精髓之一吧!
  
   “决策心理学”核心将的是“客观”“冷静”中立“,不仅我们再分析别人决策的时候要这么做,自己将来做决策的时候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节,喜好,性格,情绪等内外部因素,而当我们需要做决策或是别人决策时候,要努力的抛开这些影响因素,站在中里面,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做决策,分析决策。这样,我们就不容易被情绪左右。感觉这也是我自己经常犯的错误,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的着急,催促,心神不定,进而对身边的人发火,事后想想,感觉没多大事啊!自己当时为嘛那么冲动啊,这一点我真应该切记切记!
  
   “不战是战斗的'重要部分",突然想到一句话跟他很配“等待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貌似是潜伏中的台词啊!“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我去,扯远了啊!说白了,不是天天打仗,月月打仗,你们国家就能兴旺发达的,做工作也是一样,不是你白天忙碌,黑夜忙碌你的工作就能做好,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对于战争而言,我们要追求的是“一战而定”,打完这一场,胜负就已经分明,该回家种田回家种田,该回家生孩子的生孩子去。最终还要靠发展生产。于工作而言,工作最起码要有条理,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划分为四格区域。最起码”重要且紧急"的是有限的,也是我们需要投入尽力来做的,一点一点来,扎扎实实的有步骤的解决。再者,工作最起码要做到点子上,要抓住核心,这样不仅效率快,也容易被领导赏识,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啊!!
  
   “领导者的五个性格缺陷很危险”,我想一一重复一遍:一、不怕死,一味拼死“二、”贪生怕死“三、”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四、廉洁,太爱惜名誉”五、“恻隐之心太过”
  
   这五条至少很通俗易懂,只希望时刻提醒自己!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

4.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我们都误解孙子了

这本书主要是华杉结合历史上众多为《孙子兵法》做注解的人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观点写成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孙子兵法》说的是这么一回事,在生活、工作中也有普遍的应用。
  
 先来澄清几个容易被误解的点:
  
  1. 凡战者,以正合 ,以奇胜。 
  
 “以奇胜” 正确读音是 yi ji(一声) sheng,而不是奇怪的奇,这句话说的是凡是打仗的人,都要分兵,分为正兵和奇兵(预备队的意思,也就是不要把牌一下打完),就是留一手的意思,这一手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使用。
  
 著名战例就是韩信的背水之战(也被误解的很深),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仅在于韩信是一反常态的背水列阵,而在于韩信准备了后手(提前准备了一支兵绕后包夹)。
  
  2.三十六计 
  
 36计和孙子兵法没有任何关系,充其量是人们把一些经典的战例升华为谋略。
  
 孙子兵法的宗旨其实是不提倡这些的,但可以在特殊关头使用。
  
  3.到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这次成绩好就说明这段时间的学习有成效吗?下一次呢?
  
 这个产品卖的很好,说明产品设计的好?将来会一直盈利?
  
 都不一定,而是我们要自己心里清楚,目前的“胜利”是暂时的,可能是“偶发的”,关键是自己的实力有没有增长,能不能笑到最后。
  
 分析胜利的原因,是哪些方面造就的。
  
  4.以少胜多的幸存者偏差 
  
 平常我们都喜欢以少胜多的战例,包括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往往这些战争才能成为我们的谈资,“逆袭”“绝处逢生”往往更能吸引人眼球,但是这往往就是幸存者偏差,或者说 沉默的螺旋。 
  
 就是吸引眼球的才能被媒体曝光,被世人时常拿来评说,而剩下的那些绝大多数都是以多胜少。
  
 是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翻译:
  
 所有的用兵之法意思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所以呢,不是说我觉得我能打,我想打就去打,这是拿人的生命开玩笑(一将功成万骨枯)。
  
 而是要事先周密计算,在能胜利的时候再打,先胜而后战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每战必胜,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如何胜?

5.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原来我们以为的兵法都是错的

早就想写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书评了,但是因为该书内容过于丰富庞杂,以至于一时不知道从何下笔,于是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有动笔。正好这次趁完成作业的机会,尝试着写一写这本书的推荐,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孙子兵法大家肯定都知道,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看过,但是我敢说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的理解这本书的精髓,甚至可以说你的很多理解压根都是错的。而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将彻底的扭转我们对孙子兵法的错误认知,颠覆你的固有观念,让你真正的理解兵圣孙子最精髓的思想和智慧。
  
 关于本书的作者华杉老师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搜索华杉或者华与华来了解,大家只要知道华杉老师是中国广告营销领域最顶尖的大牛就可以了。
  
 像华杉老师这种实践派大牛写出来的书,大家想想也应该知道实用性有多强了。毫不夸张的说,这部书绝对是人生实践和商场搏杀的圣经级著作,是有志于在现代商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你,绝不应该错过的一本书。
  
 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干货太多,一篇文章肯定介绍不完,所以这里我仅就书中《孙子兵法》三个最容易被世人误解的认知来进行简单说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华杉老师是如何颠覆大家的认知的。
  
 《孙子兵法》有三个地方是被人误读最多的。
  
  一是《始计篇》,“计”是计算衡量,不是奇谋巧计,不是诡道。是现代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法):优势、劣势、威胁、机会。 
  
 庙算,就是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五事七计”,从五个方面,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打完分,就能知胜,叫“多算胜,少算不胜”。知胜,算下来能赢,而后可以兴师动众,打。算下来自己分数没别人高,就不要战。
  
 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
  
 这里的庙算其实就是我们讲的可行性分析,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应该先进行“庙算”,尽量客观的分析胜算有多少,如果胜算足够高,再行动,如果胜算低,就不要去冒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正常人做事通常都是干了再说的,即使事前有分析也往往做不到足够客观。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庙算”其实是反人性的, 但是越是反人性的事情我们越是应该去坚持,这样才能确保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鉴于这件事太难做到,我们可以按小事跟直觉,大事多庙算的原则来尝试实践。
  
  二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人都想去知彼,不知道主要问题是不知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念着这句话,就老想去知彼,以为知己不是问题。我自己,我还不知道吗?其实知己知彼,关键在于知己。因为不可胜在己,自己强大了,自己不失误,别人就无奈你何。千方百计去知彼,可能还正着了别人的诡道。
  
 《孙子兵法》,讲来讲去,都是练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强了,再等待胜机出现,等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后战,一战而定。
  
 自己不强,那就不要逞强。
  
 时时自省,经常问问自己,我真的了解我自己的内心吗?我现在做的事符合我的长远目标吗?我走在变强的道路上吗?我做的事是不是背叛了自己的初心?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自我的观察和反省上,才能不被外界的杂音所干扰,时刻保持初心,才能不断的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三就是“以正合,以奇胜”,世人都以为这里的奇是贪巧求速,奇袭得胜的意思。实际上孙子的“以奇胜”、出奇制胜,虽然也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但这是分战法的排兵布阵,不是讲奇袭。 
  
 “以正合,以奇胜”。这句《孙子兵法》最为人熟悉的话,那“奇”字,念jī,不念qí,是奇数偶数的奇,又称余奇,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备队,就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
  
 这叫分战法,是最基本的战术原则,凡作战,一定要分兵,有一百万人,要分兵。项羽到了最后乌江边,只剩二十八骑,也要分兵,首尾相顾,不能挤成一团打。韩信背水一战,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队都布阵在水边背水一战,那就真给敌人撵河里喂鱼了。他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着,关键时候杀出来,这才获胜。
  
 人们老相信奇袭得胜,以少胜多,还是侥幸心理,老想使巧劲。孙子告诉你,兵法没有侥幸,弄巧必成拙,必须要按军事规律,按兵法套路来。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切都按套路来,虽然这样做一点都不光彩,但无疑会大大提高你在商场上的生存几率。
  
 所有人都喜欢奇谋妙策,喜欢以少胜多的传奇故事,但是孙子告诉我们那些传奇都是侥幸,根本不具有可复制性。如果跟着这些传奇故事去学习,大概率上你会死的很惨。
  
 所以咱们这些普通人做事还是要牢牢记住孙子的话,凡事留个后手(也就是预备队),老老实实的按套路去做事,努力强大自我,然后再一战定胜负。
  
 以上就是《孙子兵法》中三个最容易被世人误解的认知,不知道有没有颠覆你的认知呢?
  
 纵观《孙子兵法》 全书,一直在强调的都是踏踏实实的做事理念,不赌博,不侥幸,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积累实力之后再打。这和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其实是一个理念,都是先保证自己不出错,稳扎稳打等待时机的战法。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学习这种看似比较笨的理念,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才是人生的“正道”。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原来我们以为的兵法都是错的

6.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1     读过之后发自内心的评价是,读《孙子兵法》有这一本足矣。
     华杉老师的这本书是我家中所收的几本版本中最厚实的一本《孙子兵法》,看了介绍说他研究《孙子兵法》二十多年,从作者的自序中可以了解,作者把古今所有有价值的为孙子注解的读物都做过深刻的研究,包括从被史上称为最专业注解的曹操到时南宋张预的十一位世人公认的注家,到现代人的读本,作者都没有放过。
     正因为此番功夫,才成就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注解。作者在自序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说为《孙子兵法》做注解的人非常多,但大多是当学术研究,不是真正的军事研究,是为了做学问,而是不是为了打仗,因而所看到的东西就南辕北辙。
     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我想孙子在着千古名典的时候,也是希望后人能从中悟战场上的精髓而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够做到将玄妙之作通俗而透彻地呈于大众眼前这就是多么不易的事情,华杉做到了。每一篇都是先原文后华杉详解,详解中举例了大量的史上经典战例,有百余个,极为生动。
     倘若这本读过之后再不能有所收获,怕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按照作者的指示先读了封底,封底中赫然写着五条“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女儿大呼妈妈我们之前都上当了!不能说是上当,而是广泛的一种误解,而且我们一直在误解的深渊里洋洋自得。
     因为女儿酷爱围棋,有老师建议读《孙子兵法》,这是我们读兵法的开始,没想到之前的读本让我们在误区中迷途,真得感谢华彬老师把我们拉上岸,母女两人正在身临其境的投入兵法,精彩岂是一言可表的?
     只想说一句,你想收《孙子兵法》就收这本《华彬讲透孙子兵法》,不但深蕴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也会洞悉自己的人生,拓宽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层次,四个字来说—透彻真实!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2     读孙子兵法,以本书入门,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对十一家注的心态比较平和,有研究,有采用,有对比,更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不拘泥于古法注释,也没有争胜心怼来怼去,主要是领会思路和逻辑,并不是扣字眼,所以给读者的感觉比较平顺,读起来不吃力,入门刚刚好。此举也暗合孙子兵法之道。此其一也
     孙子兵法的思想不在争胜,不在诡道,不在奇谋巧计,而在运筹帷幄,在于不战而胜,在于胜而后求战,在于知己备己。孙子兵法可以分为上下两部。上半部就是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解决了战与不战的问题,故为上半部。其他所有都是围绕战的问题:战前的筹谋计算、站前之形、战中之势、胜而后求战、以强胜弱、一战而定、无利不动、战斗前的等待与蓄势、战斗中的应变、不同的战术技巧等等。林林总总,都是围绕如何战展开,故为下半部。
     诡道与计谋固然不是孙子真谛,胜战与形势也不是。战与不战才是。孙子兵法是贯彻着深刻不战思想的战争神书。惟其如此,才是圆融,才能千百年屹立不倒。惟其如此,和孙子兵法相比,《战争论》才是过时的那一个。(书中似乎有类似论述,懒得翻了)此其二也。
     正因为第二点,孙子兵法才超越了兵书,可以快速的现代化到各个领域,为现代社会所推崇。兵法会过时,孙子兵法不会过时,何也?他揭示了面对选择、面对纷争的赢者心态。胜而后求战、知己则胜可知、胜可知而不可为,如是种种,有达观、有自省、有豁然贯通之感。于是,孙子兵法在手,投资交易可用、职场求进可用、团队管理可用、商场相争可用。只要世上还存在着美好生活需求和资源约束的矛盾,孙子兵法皆可用。此其三也。
     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偶有所得,随手记之。

7. 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二

原文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
  
 华杉详解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三层意思。一是养兵千日,兵养着,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你不用,这气力都在。一用,就用掉了。
  
 二是用兵一时,所以一定要等到那关键的一时,敌人有所不及、不虞、不戒的时候,迅雷不及掩耳一把用出去,才能制胜。就像两个人拿着刺刀决斗,你刺刀在手里拿着,没刺出去,气力都在。你一把刺出去,没刺着对方,刺刀又没收回来,这时候你就门户大开,气力全无,几乎是不设防的状态,对方一抓住这机会,你就完了。
  
 第三层意思,是防备一刻不能松懈,一松懈,就被敌人端了。
  
 郭化若译文
  
 因此这种军队不待修整,都懂得戒备,不待鼓励,都愿意出力,不待约束,都能亲密协力,不待申令,都会遵守纪律。禁止迷信,消除部属的疑惑,至死也无处走。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士兵们不爱财物;我军没有贪生胆小的人,不是士兵们都不想长命。当作战命令颁发的时候,士兵们坐着的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把他们]投到除了向前拼命再无别路可走的地方,就会有像专诸和曹刿一样的勇敢了。

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二

8. 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侥幸是决策者最可怕的心态

注:从2018年8月9日开始,每日6点起床,看书写字一个半小时左右(离职后九点起),日日不断。立此言,不断提醒自己。今日2018年11月10日。
  
 8月24日开始,在华杉详解下再增一篇译文。参考书籍:郭化若《孙子兵法译注》 。
  
  原文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勿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华杉详解 
  
 侥幸是决策者最可怕的心态
  
  郭化若译文 
  
 孙子说:凡军队在各种地形上的处置和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通过山地,必须靠近山谷,驻在高处,使前面视界开阔,敌人占领高处,不宜去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军队的处置。横渡江河,应远离水流;敌人渡水而来,不要迎击它于水上,让它度过一半时去攻击它,才有利;想决战的,不要紧靠水边抗击敌人;沿河驻扎军队也应驻在高处,使前面视界开阔,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水流上军队的处置。